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标签
参考标签
notion image

初识小王子

说起《小王子》,喜欢的人很多。这些喜欢《小王子》的人,说不定有很多都没有完整地读过这本书,可能只是看了2015年的那部电影,看过几张插图,读过几句摘抄,听朋友夸过这本书好看,就对《小王子》念念不忘,产生了自己也喜欢《小王子》的错觉。好像喜欢《小王子》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如果不喜欢就变得格格不入,变成游离于社交圈之外的怪咖。
我以前就是这样。
我曾经买过一本《小王子》送给太太。那是一本立体书,是送给太太(当时还是女朋友)的儿童节礼物。爱情会改变一个人,比如,让我买一本不会看的书。太太把玩这本书很多天,还规定,看这本书之前必须洗手,轻拿轻放,或者邀请她亲自翻页。这本《小王子》现在摆在我家书柜最显眼的位置,我私以为是因为它象征着我俩当时热烈的爱情。(这可能只是我一厢情愿,但我不会给我太太打破我想法的机会。)
2017年,我迁居香港,前几个月求职期间,手头有大量空闲时间,逛诚品书店成了我最大的爱好。在诚品书店,偶然看到了Macmillan Collector’s Library出版的精装小开本《小王子》,其实很难看不到,一整套包装精美的经典,整整齐齐码放,很搔中强迫症患者痒处。这个版本的书页镀着金边,配图也是全彩,纸张厚实,排版也很舒服。这本小书具备吸引陌生人应该有的颜值。不管肤浅与否,一见钟情都始于美貌,我对这本书就是一见钟情。
notion image
小巧的精装书
notion image
notion image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地读完《小王子》。我摘抄了一句很有共鸣的话,翻译成中文发在朋友圈:
notion image
读完之后发在朋友圈的摘抄和译文

决定从头翻译小王子

没想到这条朋友圈一语成箴,这句话也成了我翻译《小王子》的第一句话。这是机缘。(说起来其实很好笑,这句话原本的出处是圣-埃克苏佩里另一本书《风沙星辰》,是原英文译者引用在后话里的。)
让我真正着手翻译《小王子》的原因,是远在山东曲阜的弟弟。我这个弟弟是叔叔婶婶家的弟弟,我很爱弟弟,也很羡慕弟弟,羡慕他爸妈疼爱,文武双全,见多识广。离开山东之前,我把心爱的PlayStation4送给了他,希望他的童年有游戏机,这是我小时候缺乏的。我跟弟弟相处的时间很少,因为我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紧迫。按我的设想,我还有十几二十几年的时间和他一起玩,可以跟他聊学习、好书、游戏、运动、爱情、亲情。不知道截止日期的时候,总会有时间还很充足的错觉。等没机会了,就想尽力弥补,甚至用力过猛。
来到香港之后,没办法和弟弟一起玩,两个内向的大小男子汉又不擅长闲聊瞎扯淡,于是我们两个的交流就止于我对弟弟沉默地挂念。
因为我小时候没有游戏机,我执意把自己的游戏机送给了弟弟。因为我小时候不爱读书,我强烈地想把好书推荐给他看。这些书当中,就包括《小王子》。
可能是翻译专业出身,如果想看的书有英文版,或者原文就是英文,我都情愿读英文,哪怕速度更慢,也觉得更好懂。弟弟才上初中,让他直接啃英文是难为他,让他读中文译本,是在难为我,因为我都没读过这些书的中文版,实在不知道该不该推荐。要安利别人,必须先自己试过,就好像神农尝过百草才知对症下药。
而且,让弟弟去读别人翻译的版本,感觉就像是隔了一层一样,像是情人节让快递员帮忙送花。我希望弟弟能通过读我喜欢的书,知道我想了什么,能知道一些,我那么大的时候还不知道,但应该知道的道理。要想达到这种效果,最好的办法是用我自己的口吻把书的内容转述给弟弟。书还是那本书,但语气是我的语气。就像译员的工作一样,话是别人说的,但译员翻译出来是自己的理解。
于是,我在博客上开了一个专栏,开始翻译《小王子》。太太说我,自己想做什么就去做好了,干嘛还非要扯上别人。但是,答应别人的事总是更容易坚持,哪怕只是一厢情愿。如果只是为自己做什么事,反而更容易半途而废。所以,我很感谢弟弟,让我有决心坚持下来。
翻译《小王子》的过程,轻松而又愉快。我在一家公司找到了全职工作,做法律翻译,白天在公司里翻译文件,晚上回到家翻译《小王子》,时断时续,时长时短,时快时慢。有人可能觉得,白天已经做了很多翻译,下班继续做翻译,受得了吗?不会翻译过量中毒吗?不会,不仅不会中毒,而且还会解毒!白天上班越累,晚上就越想翻译《小王子》;白天翻译得越多,晚上就越要翻译《小王子》。翻译《小王子》的时候,我会进入一种类似冥想的状态,心平气和,安详静谧。我是个很容易走神的人,人之所以走神,无非是因为正在做不喜欢的事,所以需要在脑子里演练自己喜欢做的事,以此安慰自己,哄自己开心。但是,翻译《小王子》的时候,我从不走神。
日复一日,翻译《小王子》似乎变成了生活的调味剂,一段不受侵犯的私人时间,能卸下生活中各种角色责任的时间。这种逃离世俗,遁入世外桃源的错觉,居然可以在翻译《小王子》的时候得到,虽然很神奇,但是也很欣慰。弟弟这个动机,很快就失效了,因为我发现,弟弟似乎不会主动读我的翻译。但是我并不失望,把读或者不读的选择权交出去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已经无法控制后面发生什么了,我对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不会有期望。所以我不懂赌博的乐趣,对无法控制的输赢充满期待,非常违反理性;因为无法控制的事满心失望,是强行虐待自己。
后来的动力,只是我曾经说过我要做这件事而已,所以我要亲眼看着这件事尘埃落定。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我的译稿没有几个人看过,最稳定的读者是我太太。每翻完一章,我都先发给她过目,以示尊重和溺爱。作为举案齐眉的回报,她读完之后都会盛赞“翻译得真棒”。这种夸奖对我而言就像妈妈夸我“最帅”,就算当不了真,也是非常受用的。内心还没那么坚定、没那么强大的时候,哪怕一点点外力都珍贵而又强大。
有时候觉得做翻译和做饭相似得很,译员就像掌勺的厨师。我不想说众口难调之类的话,而是,我辛辛苦苦翻译了一两个小时,用心良苦,字斟句酌,遣词造句,太太只需五分钟就能读完,然后点评一句“真棒”。就像做菜一个小时,而吃饭只需要十分钟,雅客也是吃完点评“好吃”了事。厨师在一旁兢兢战战,期待食客的反应,察言观色,结果却只得到“赞”。这并不会叫人失落,因为做饭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翻译也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成品的那一刻已经成就感满溢了,要是有人来吃来品,绝对是额外的恩赐。
翻译完第二十六章的时候,进度就停滞了。第二十七章迟迟没有动笔。我觉得人很奇怪,开始做什么事之前,因为对未知的恐惧,迟迟不愿开始,宁可叫自己“拖延癌”患者,也不敢迈出第一步,因为不知道这第一步之后会接连带出什么始料未及的事情,让自己疲于应对或者捉襟见肘。人失去掌控感的时候,就像失去了一切,就会紧张焦躁。可是现在,马上要完成了,却感到同样的恐惧。是怕完成之后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吧。人真的是很胆小的生物,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会怕做不好,不知道要做什么的时候会怕没得做,只有在明明有事做而又不去做的时候,才安静自若、气定神闲。

像小王子那样看世界

我爱小王子,是因为在小王子的眼里,看到的只有“多数”和“少数”,而非“正常”和“不正常”。上一次见到弟弟的时候,我也对他说,如果你不知道该干什么,要提醒自己,有些事很多人都在做,并不代表这些事是对的。可能内心深处,我希望弟弟变成小王子,也希望自己变成小王子。变成自己最爱的那个模样。
相关文章
Trados插上机翻和AI的翅膀,让翻译效率起飞吧
Lazy loaded image
STranslate——开箱即用的机翻引擎大集成
Lazy loaded image
Trados找不到正在翻译文件的临时文件
Lazy loaded image
《小王子》后话
Lazy loaded image
《小王子》第二十七章
Lazy loaded image
《小王子》第二十六章
Lazy loaded image
买iPad还是买Kindle?《小王子》后话
Loading...
TZ
TZ
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
最新发布
振臂高呼GPT必应
2025-2-3
将剑桥英英词典加入Alfred快捷搜索
2025-2-3
【转载】美国霸权的衰落
2025-2-2
将Perplexity加入Alfred快捷搜索
2025-2-1
五行旺衰
2025-1-30
正视中美差距
2025-1-30
2017-2025TZ.

阅千帆 | 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

Powered byNotionNext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