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标签
参考标签
伊索开创了动物寓言的先河,不仅寓教于乐、简单易懂、深受儿童喜爱,还蕴含生活智慧、连大人也能受益匪浅。这些寓言通过动物讲人生道理,用各种动物体现人的缺点、短板、怪癖。自伊索以降,又有很多作家著作动物故事,传为经典,这些作品虽然多数是少儿读物,却也广受成年人传阅。这类代表作不胜枚举,其中广为流传的几本包括: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吉卜林的《丛林故事》、卡罗尔的《爱丽丝梦游仙境》、格拉姆的《柳林风声》、奥威尔的《动物农场》。上述几本之外,还有一本不得不提,即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小王子》。
本书扉页,圣-埃克苏佩里借此书向李昂·维特致意,他写道:“长大之前,我们都是孩子”。这一句话,成了《小王子》中心思想之一,不断地提醒读者。他说,因为小孩子的思想还很单纯,没受现实侵染,不用顾虑大人才有的经济压力,所以能看到更清晰真切的世界。在他们眼里,世界处处精彩、充满神奇。本书伊始,就把这一点彰显无遗。按书中少年回忆,小时候,他画了一幅蟒蛇吞大象,给大人看这幅画,因为岁月磨灭了年少时的天马行空,从画上只能看出是一顶“帽子”。想象力匮乏,竟成囹圄。更有甚者,大人还劝少年,放弃无拘无束的艺术创作,多学一点脚踏实地、严肃认真、学以致用的科目,比如“地理、历史、数学、语文”,这些科目条理分明、规则严谨、数据准确,会限制甚至扼杀想象力。
对大人的不可理喻,《小王子》可谓不吝笔墨,声讨讽刺贯穿全书,时常影射大人的恶习,比如排外、种族歧视,描写发现B612号小行星的时候,就借机讽刺了大人以貌取人:
在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天文学家)慷慨激昂地介绍了新发现,但是因为他穿得破破烂烂,不像样,根本没人听他说什么。大人就这样。
可是,等土耳其天文学家“穿着西装,漂漂亮亮地”把发现成果重新介绍了一遍,大人就拿他当回事了。作者是想说,在大人眼里,外在非常重要,而且随大流也至关重要,大人不喜欢别人标新立异。
《小王子》书中哲理俯拾即是。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名言广为流传,比如:
徒有目标,没有计划,就是空想。
经历过才会明白,真正的爱情不只是四目相对、眉目传情,还要有伉俪齐心、志同道合。
——摘自《风沙星辰》(1939年出版)
类似这样的名言警句在《小王子》一书中也有很多。比如,书中有一个片段,少年准备离开撒哈拉沙漠时,遇到一只狐狸。这个故事的精髓就藏在狐狸对小王子说的话里:“想看得清楚只能用心看,最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到的。”(第二十一章)狐狸还说了很多很有深度的话,比如:“只要你驯化了谁,就要永远照顾她。”(第二十一章
后来,小王子发现地球上有很多玫瑰,一点都不稀罕,非常失落,狐狸说,小王子要好好爱自己的那朵玫瑰花,对他来说,那朵玫瑰花是独一无二的,让他的生命有特殊意义,因为“你的玫瑰很宝贵,是因为你在她身上倾注了时间。”(第二十一章
书中小王子途径各个小行星,故事情节相似而又不会千篇一律,这种重复的故事节奏是少儿读物里常见的手法,每到一个小行星,都会揭露人性中一处弱点。这些弱点,似乎是作者圣-埃克苏佩里从生活中总结的人格典型,让他憎恶,于是写到书里,一个星球上放一种,凸显其中的愚昧和不足。单独拿出来看,每一个都荒唐至极。第一个星球上住着一个国王,连天上的星星都能“控制”,但是他的命令根本没有意义,因为就算没有这些命令,星星照样会做那些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的领导人本身无能还依赖他人。第二个星球上住着一个自恋狂,觉得全世界都得崇拜他,独自住在这颗星球上就没人和他争奇斗艳。夸他的话他才听得见,其他的话一概充耳不闻。后来的醉鬼是个自相矛盾的笑话,他酗酒是为了忘掉酗酒让他蒙羞。
后来还有利欲熏心的商人,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金钱和商品最重要,人性荡然无存。他不停地数着天上的星星,觉得星星全都归他所有,却忘了欣赏星星的美丽。他眼里看到的,只是能用这些星星买更多的星星。
小王子对商人说,在自己的星球上,他有一朵玫瑰花和几座火山,他照顾玫瑰花、清理火山,玫瑰花则为他绽放、火山帮他煮饭,这样他才说玫瑰花和火山是自己的。如果商人不能打理照顾天上的星星,那他就不能说那些星星是自己的。
第五颗小行星上住着守灯人,这可能是各个小行星上唯一一个正面形象。因为工作要求变化,他努力适应,毫无怨言。小行星越转越快,让他改变了生活作息。很早之前,他的工作无非是天黑点亮路灯,天亮熄灭路灯。那时候,小行星的自转速度还很宜人,他有充足时间休息。可是一年过了一年,小行星越转越快。守灯人绝不玩忽职守,哪怕一分钟点一次等灭一次灯,根本没时间休息。小王子很心疼他,这一路上,他是唯一一个不自私自利狂妄自大的大人。
在最后一颗小行星上,小王子遇到了地理学家,可他却像那个商人一样,把现实财物看得高于一切。他固步自封、心胸狭隘,每时每刻都在绘制地图。除了坐在桌子前,他哪儿也不去,甚至从没离开过自己的这颗小行星。又是熟悉的大人心态,只追求所谓的“务实”,而圣-埃克苏佩里珍视的孩子身上那些天真、好奇、包容,对大人来说不名一文——“地理学家才不管什么玫瑰,因为玫瑰不过是须臾之物“(第十五章)。小王子得知玫瑰花不能常开,伤透了心。
后来,小王子来到地球,人类的愚昧更加明显。小行星居民的那些缺点,在地球人身上放大,所以小王子才说:“地球人好死脑筋,没创意,我说什么,他们就说什么。”(第十九章
故事的主人翁就像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一样,坚强、勇敢、还带点冲动,却谱写了这样一个新奇、怪异、柔情、又富含人生哲理的故事,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自相矛盾的喜感。但是,这本书的幽默之下,其实表达了悲伤,讲述了作者生活中体会的绝望和痛苦。似乎,他已经对人类失去了希望。他像是在说,在童年离我们而去时,纯美、热爱、包容、善良也都弃我们而去。他在《小王子》里说:“这几年,我认识了很多通情达理的人,也在大人堆里呆了很久。我近距离观察过大人,更加坚定了我对他们的看法。”(第一章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毕生都在追求幸福和圆满,但似乎未能如愿。他生于1900年,诞生在法国里昂。他的家庭是小贵族,历史渊源。小时候,他在蒙特格瑞和勒芒的耶稣会教会学校读书。1915年到1917年,他升入瑞士弗里堡的圣母会天主教学校读中学。高考失利之后,进入法国美术学院,学习建筑。
notion image
1921年,圣-埃克苏佩里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那一年,他开始了军旅生涯,服役于第二骑兵团,并被派往斯特拉斯堡,接受飞行员培训。在那里,他爱上了飞行,终生未变。1921年7月9日,他完成了人生中首次独立飞行。第二年,圣-埃克苏佩里有机会转职为在役空军飞行员。但是,他的未婚妻一家人严词反对,不得已,他退役,定居巴黎,从事索然无味的白领工作,并开始文字创造。接下来的几年时光,他过得不幸福也不顺利。婚约取消了,工作也没有成就感,虽然他后来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工作计划,当过簿记员,干过汽车销售。闲暇时,圣-埃克苏佩里开始尝试写小说,1926年,完成了第一部小说《飞行员》,后来扩写成《南方邮航》。其实,他最热爱的还是飞行。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在空邮公司做飞行员,负责运送航空邮件。1928年,他前往西撒哈拉沙漠,担任朱比角机场的场长,远离人烟和喧嚣。当时,他住在一个小木棚里,睡在薄薄的一层麦秆上。正是这里的生活经历,让他爱上了简单质朴的生活。在这里,圣-埃克苏佩里摆脱了20世纪的诸多烦扰。他后来回忆说:“沙漠里的那座小房子,是我一生最爱的家。”这一段孤独的岁月,背井离乡的生活,竟然成了他一辈子最开心最幸福的时光。
远离人烟,孤独自处中,圣-埃克苏佩里爱上了这片沙漠,用严酷的沙漠作为背景,创作了《小王子》和遗作《沙海》(The Wisdom of the Sands,又名Citadelle)。他隐居在沙漠之中,享受孤独清静;他翱翔在云朵之上,享受奔放激情。通过这两种生活,他逃离了世俗生活,因为社会和人群让他感到压抑。他最快乐的时候,是独自一人的时候,是飞上蓝天的时候。
那几年,圣-埃克苏佩里完成了第一本半自传小说《南方邮航》(1929年出版)。这本书歌颂了早期飞行员勇敢无畏。当时飞行还并不安全,但是这些飞行员加快了邮件传递,使航空邮件得以普及,性价比超越了铁路和海路邮件。圣-埃克苏佩里对飞行爱得深沉,注定左右他的人生。1929年,他迁居阿根廷,担任阿根廷航邮公司负责人。后来公司关停,他离开南美,前往非洲,执飞航邮,往返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和毛里塔尼亚埃蒂安港。他还担任试飞员,为法国航空和其他航空公司试飞飞机。
1931年,圣-埃克苏佩里在巴黎出版了《夜航》,并因此书成名。他还为《巴黎晚报》供稿,报道了1936年莫斯科五月节,还有多篇文章报道西班牙内战。
1935年12月30日,圣-埃克苏佩里和他的导航员安德烈·蒲雷福在撒哈拉沙漠中坠机。他们当时希望打破巴黎到西贡的最短飞行时间记录,争夺 150,000 法郎的奖金。两个人都幸免于难,但很可能会因为脱水而抛尸撒哈拉。他们连自己的方位都不知道。在自传《风沙星辰》中,圣-埃克苏佩里回忆,他们当时身上只剩下几串葡萄、几个橙子、一小瓶酒。后来,他们还出现了幻觉和幻听。坠机第三天,他们脱水脱得已经流不出汗了。第四天,一个游牧的贝都因人发现了他们,救了他们的命。这一段新奇而又危急的经历,打开了圣-埃克苏佩里的脑洞,启发他动笔创作《小王子》,故事开始,一个飞行员用自述的口吻,讲述自己坠机沙漠,孤立无援的经历。
从那以后,圣-埃克苏佩里就开始了漂泊的生活。他好像没法在一个地方扎根,所以每个地方都呆不久。二战法国战败之后,圣-埃克苏佩里开侦察机冒险采集情报,报效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因为身上的旧伤不允许他开军用飞机。后来,他荣获英勇十字勋章,表彰其英勇坚毅。后来,他和姐姐迁居法国自由区(法国战败后的非德占区),并随后前往美国,并因此招致法国同胞批评,说他未支持戴高乐逃亡伦敦成立的自由法国政府。1942年,《飞向阿哈斯》(又译《战争飞行员》)在纽约出版。这本书记录了法国投降后,他驾机深入敌后,侦查敌情。但是德国政府将这本书列为禁书,禁止在法国德占区出版。
1946年,圣-埃克苏佩里在北非再次加入法国空军。驻扎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期间,他依然保持着一辈子都没改掉的坏习惯,就是一边开飞机,一边写作。这样做很危险,最终导致他一次着陆时发生事故。他的上级军官认为,由于年龄过大,他已经不适合执勤了,所以让他临时离队,但不久之后又重新加入队伍参加任务。1944年7月31日,圣-埃克苏佩里飞往法国罗纳河谷,侦查当地德军动向,离奇失踪,再未返航。据推测,他在地中海上空被击落,或发生故障坠落。也有人认为他是自杀身亡。据说他在飞行中队里很孤立,对未来很绝望。但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可能永远无从得知了。
因为他英年早逝,《小王子》一书后来取得的巨大成功,他也没机会见证了。这本书被译入180多个语言,1974年由阿伦·杰伊·勒纳和弗雷德里克·洛维改编为歌舞电影。《小王子》在全世界卖了8000多万本,据说是全世界最畅销的书,仅次于《圣经》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它的魅力、单纯、真实,吸引了全世界的读者。
参考文献:
  • Cate, Curtis.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Putnam, 1970.
  • Chevrier, Pierre.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Floch, 1950.
  • de Saint-Exupéry, Antoine. Wind, sand and stars. Macmillan, 1976.
  • de Saint-Simon, Ysatis. The Return of the Little Prince. Authorhouse, 2004.
  • Phillips, John & Favrod, Charles-Henri.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Poet and Pilot. Scalo, New York, 1994.
  • Schiff, Stacy. Saint-Exupéry: a biography. Macmillan, 2006.
相关文章
Trados插上机翻和AI的翅膀,让翻译效率起飞吧
Lazy loaded image
STranslate——开箱即用的机翻引擎大集成
Lazy loaded image
Trados找不到正在翻译文件的临时文件
Lazy loaded image
译者的话
Lazy loaded image
《小王子》第二十七章
Lazy loaded image
《小王子》第二十六章
Lazy loaded image
译者的话伤人受伤,善待与被善待
Loading...
TZ
TZ
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
最新发布
振臂高呼GPT必应
2025-2-3
将剑桥英英词典加入Alfred快捷搜索
2025-2-3
【转载】美国霸权的衰落
2025-2-2
将Perplexity加入Alfred快捷搜索
2025-2-1
五行旺衰
2025-1-30
正视中美差距
2025-1-30
2017-2025TZ.

阅千帆 | 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

Powered byNotionNext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