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n
网址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前言

我之前用的是群晖DS220+,现在用的是极空间Z4 PRO+ 性能版。说说我的感受。
群晖DS220+的系统是好的,毕竟群晖是广为人知的买系统送机器。DSM系统经过多年打磨,界面友好,功能丰富,套件生态完善。无论是文件管理、备份方案还是Docker应用,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但硬件性能上,DS220+确实有些力不从心。Intel Celeron J4025双核处理器在处理多任务或转码时会明显感到吃力,2GB内存在运行多个套件时也会捉襟见肘。
相比之下,极空间Z4 PRO+性能版在硬件配置上有了质的飞跃。更强的处理器、更大的内存,让整体体验流畅了很多。虽然ZOS系统在生态和功能深度上还不及DSM那么成熟,但日常使用已经足够,而且界面设计更加现代化,对新手也更友好。

家庭用户组RAID的痛点

因为DS220+是双盘位NAS,受限于只有两个硬盘插槽的硬件配置,所以最佳且最合理的选择就是采用RAID1模式来组建存储阵列。在这种RAID1模式下,两块硬盘会互为完全镜像,实时同步数据,从而使得数据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其中一块硬盘不幸出现故障或损坏,另一块硬盘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所有的数据副本,不会造成任何数据丢失的情况发生。另外,对于像我这种在NAS上部署了各种Docker容器应用的用户来说,还特别希望这些服务能够7x24小时随时保持在线状态,不会因为硬盘故障而中断服务。
不过RAID1的缺点也很明显——存储空间利用率只有50%。如果你安装了两块4TB硬盘,实际可用空间只有4TB。对于注重数据安全和服务可用度的用户来说,这个牺牲是值得的,但如果你更看重存储容量,就会觉得有些浪费。
RAID1的另一个缺点是硬盘容量必须一致。虽然理论上可以使用不同容量的硬盘组建RAID1,但实际可用空间会以最小的那块硬盘为准。比如你用一块2TB和一块4TB的硬盘组RAID1,最终可用空间只有2TB,4TB硬盘中的2TB空间就被浪费了。
像我这样手头有容量不同的硬盘,要么只能选择容量相同的硬盘来组RAID1,要么就得接受空间浪费的事实。
极空间Z4 PRO+作为四盘位NAS,就有了更多选择。除了传统的RAID1,还可以组建RAID5或RAID10,甚至使用ZOS系统特有的ZDR(ZSpace Data Redundancy)模式。
RAID5需要至少3块硬盘,可以在保证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例如使用3块4TB硬盘组RAID5,可用空间达到8TB,比RAID1的50%利用率提升了不少。但RAID5的缺点是写入性能相对较低,且在硬盘故障后重建阵列时,对剩余硬盘的压力较大。
RAID10则是RAID1和RAID0的组合,需要至少4块硬盘。它同时具备RAID1的数据安全性和RAID0的读写性能,但存储空间利用率依然只有50%。对于追求性能和安全的用户来说,RAID10是个不错的选择。

ZDR简介

而极空间的ZDR模式则更加灵活。ZDR模式是极空间独创的一种存储方案,它并非传统意义上的RAID阵列,而是一种更加灵活、更符合家庭用户实际需求的存储管理方式。简单来说,ZDR就是一个动态存储池,支持多块大小不同的硬盘组合在一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特定的文件夹或数据进行灵活的备份设置。系统会把用户标记为重要的数据强制在两块硬盘上同步存储,而其余数据则只存储一份,这样既保证了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又大幅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ZDR模式的设计理念可以说就是为家庭用户量身定制。对于家庭用户而言,NAS中的数据并不全都具有备份意义,比如可以随时下载的电影、电视剧、漫画、音乐,这些数据大部分都是可以重新下载的。具有备份意义的数据大多是自己拍的照片和视频,还有文档。在ZDR模式下,把这些内容标记成需要备份的内容就好了,可以把NAS可用存储空间尽可能放大。

ZDR vs 其他存储模式

存储模式
空间利用率
数据安全性
易用性
扩容灵活性
单盘模式
100%
ZDR
70-90%
中等
非常高
非常高
RAID 1
50%
中等
中等
RAID 5
75%(假设4盘)

ZDR的核心优势

1. 空间利用率最优

相比传统的RAID 1全盘镜像备份(容量利用率仅为50%),ZDR模式通过灵活的双备份机制,实现了更高的空间利用效率。用户可以只为真正重要的文件设置双备份,其余数据则单存一份,这样一台配置4块硬盘的极空间,实际可用容量会远高于RAID 1的50%。

2. 硬盘容量可以不同

这是ZDR相比其他模式的一大优势。无论是1TB、2TB还是8TB的硬盘,都可以混合使用,系统会自动进行统一的容量管理和重新分配,无需硬盘规格相同。这种灵活性对于家庭用户升级存储空间时尤为重要。

3. 扩容无需格式化

当存储空间不足时,用户可以直接添加新的硬盘进行扩容,无需格式化原有数据。这是传统RAID无法做到的。新加入的硬盘只需单独格式化,就能自动加入存储池,原有的数据完全不受影响。

4. 硬盘搬家功能

极空间的硬盘搬家功能是ZDR模式的杀手锏,也是选择ZDR模式的重要原因。这个功能允许用户在硬盘故障或需要升级时,通过自动化的迁移流程来搬移数据。整个过程几乎是全自动的,用户只需要"下一步、下一步"即可。

ZDR的设置

在个人空间→设置→ZDR里,可以把需要双重备份的文件和文件夹加入目录,并设置备份频率。
notion image
玩转极空间Z4 Pro+(4)——迁移群晖数据玩转极空间Z4 Pro+(2)——Mac时光机备份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