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标签
参考标签
在学习理论中,特别是在语言学习领域,"i+1" 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个概念源自美国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 (Stephen Krashen) 的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它强调了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输入水平。
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
克拉申的输入假设认为,语言学习者需要接触略高于他们当前理解水平的语言输入,即 "i+1"。这里的 "i" 代表学习者当前的语言水平,而 "+1" 则代表略高于他们现有水平的语言输入。通过这种方式,学习者能够逐步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i+1 的应用
- 渐进式学习:学习材料应当略高于学习者当前的理解水平。这样可以确保学习者不断面临新的挑战,但又不会因为难度过大而感到沮丧。
- 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水平,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例如,在一对一的辅导中,教师可以通过评估学生的当前水平,提供适当的 "+1" 输入。
- 自然习得:克拉申强调,语言习得应当在自然的、无压力的环境中进行。通过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吸收新的语言知识。
实际操作
在实际操作中,"i+1"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阅读材料:选择略高于当前水平的书籍或文章。
- 听力练习:收听稍微难度较高的音频材料,如播客或新闻。
- 互动交流:与语言水平略高的伙伴进行对话,或者参加语言角等活动。
优势
- 持续进步:通过不断接触略高于当前水平的输入,学习者能够稳步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 保持兴趣:适当的挑战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和动力,避免学习过程中的枯燥和乏味。
- 作者:TZ
- 链接:https://musingpages.com/esl/2024/08/07/i%2B1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