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标签
参考标签
马上就要开始变得非常忙碌了,尤其是工作上面。但是,每次到了这样的节点,在马上就要变得很忙之前,我就会非常焦虑,表现就是怕自己没有时间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导致自己除了忙工作之外,很难取得进步。比如,我现在每天的脑海里都循环思考着几件事,要学习国学、看Ray Dalio的新书、默克尔的传记等等。
我觉得,这种焦虑首先是一种逃避。在我看来,忙工作是一种必须面对的责任,本身除了赚钱糊口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价值。这是一种不能给我提供满足感和成就感的忙碌,是一种我不得不用时间、心情、甚至是健康交换更高收入的活动。这种不能逃避的压迫感,让我变得非常不情愿,而我却不能拒绝它所附带的经济收益。这就让我开始寻找相较之下更有价值的事情,比如虽然不能给我带来经济收益,但是可以给我带来情绪价值和成就感、获得感的其他事,读书学习。
其次,接下来的忙碌会让我觉得自己的时间突然之间变得稀缺和宝贵。我猜,很多人都这样。如果一直不忙,悠悠荡荡,那也就没什么紧张感。就算有很多事可以做,也不觉得有什么要紧,反正时间多得是,现在不做也无所谓,等什么时候想做了再做就好了。可是,一旦开始忙起来了,就发现原来有很多事要做啊,如果开始忙那些不得不马上去做的事,那别的事就排不上号了,就从“随时都可以做”变成了“哪怕想做也没时间做”的事了。这种感觉很像“丧失感”,一种选择权和主动性的丧失,会让人非常难受。
去年,我一共就读了十五本书,我对这个数量非常不满意,因为我想读的书很多,也有很多值得读的好书。但我回想了一下,去年读书少是因为没时间吗?是因为太忙吗?不是,去年很明显不如现在这么忙,有很多个晚上我都是在家无所事事度过的。那我不在读书的时候,在干什么呢?在刷短视频。
短视频真是个时间黑洞。
短视频之所以让人沉迷,首先是因为它的即时反馈机制。每一个短视频都像是一颗糖果,几十秒就能获得一次多巴胺的刺激,这种快速的奖励让大脑形成了依赖。其次是算法推荐的精准性。它会不断分析我们的观看习惯和停留时长,推送最符合我们兴趣的内容。这种个性化推荐让我们产生“下一个视频可能更有趣”的期待,从而难以停止刷视频的行为。再者是内容的碎片化和易消化性。不需要太多思考和投入就能获得信息或娱乐,这种轻松的体验让人容易沉浸其中。但正是这种浅层次的信息获取方式,让我们逐渐丧失了深度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尤其是最后一点,看短视频多了,我能明显的感觉到思考和输出的模式越来越像“评论区”,一种渴望用一句话两句话、在一瞬间直击要害进行价值判断的冲动,而不是分析、思考、批判、输出这样的慢节奏。否则,我就会不耐烦,好像我本来就应该在那一刻很快形成完备的想法,中间的思考步骤是多余的无价值的。
在看短视频的时候,自己显得“高明”变得十分重要。而这“高明”的表象之下,却空空荡荡,没有认真思考和严谨分析的支撑。这让我觉得特别虚伪和虚荣。
长此以往,人根本不能进步,而且还会变得沾沾自喜,高高在上。这太可怕了。
我决定戒掉短视频了。
 
阴阳简介王阳明《拔本塞源论》
Loading...
TZ
TZ
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
最新发布
振臂高呼GPT必应
2025-2-3
将剑桥英英词典加入Alfred快捷搜索
2025-2-3
【转载】美国霸权的衰落
2025-2-2
将Perplexity加入Alfred快捷搜索
2025-2-1
五行旺衰
2025-1-30
正视中美差距
2025-1-30
2017-2025TZ.

阅千帆 | 阅尽千帆终执手,此心安处是吾乡

Powered byNotionNext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