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标签
参考标签
这是1992年李光耀在香港大学发表演讲之后,对末代港督彭定康提问做出的回答。港督彭定康以港大校監的身份出席,主持問答時間。不過李光耀總共只答了兩個問題。其中一個問題是由港督提出的。港督問到英國在過去50年,撤出亞洲殖民地的過程當中,李光耀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英文原文和中文译文如下:
英文原文:
On the whole, it has been a disappointing exercise. I remember, as a student in Britain, being taught constitutional law by a ver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who had been one of Churchill's cabinet secretaries. And he illustrated with the example of Ceylon how the ideal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nd self-government would take place. They had their first municipal elections in 1932 for mayor of Colombo and a council for Colombo. They had two universities; they had a thick layer of professionals and administrative officers. They had large sterling balances. So, they started off with all the advantages that would ensure progress and prosperity. I was taught this in 1947 when Ceylon had just gotten independence. And India, of course, had just gone into turmoil with the breakup of Pakistan and India.
I have never believed that democracy brings progress. I know it to have brought regression. I watch it year by year, every two years when I meet my fellow members of the leaders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it need not have been thus. The British never governed these countries by one man, one vote. It was one British government, one British resident, and his word was law. And we had district officers whose word was also law for that district.
I think regardless of the present missionary zeal of the Americans of democracy and human rights, which has broken up the Soviet Union, it would be misguided to believe that what has worked in very special circumstances amongst European societies and what is barely working in Korea and Taiwan is universally valid.
How to establish good government? Good government means a government that considers itself a trustee of the people, whether you're king, chief, or whatever. Not somebody in temporary charge and insecure and therefore out to settle an annuity and a nest egg for yourself, which has happened in so many countries.
So, if you ask me what my thoughts on decolonization are, I think they are grim because Western political scientists have not lived in these societies and have not understood that what is required is economic progress, development, and the final blossoming of a large educated middle class, which alone can sustain a democracy.
When you have 60 to 70 percent of your population educated, knowing what will work and what will not work, then one man, one vote makes sense. If I (China) give way on Hong Kong to the British, who does not have either military or economic clout to hurt me, then I'm inviting trouble from Bill Clinton. Chris Patton can only express his exasperation, but Bill Clinton can turn MFN off.
中文译文:
总的来说,(英国去殖民地化)这个过程令人失望。我记得当年在英国念书攻读宪法课程时,授课老师是一位杰出的教授,他也是邱吉尔内阁的成员,他用斯里兰卡作例说明理想的民主转化进程应是什么样子的。
早在1932年斯里兰卡就已经首次进行市政选举,选出首都可伦坡的市长及市议员。当时可伦坡有两所大学培养专业人士及行政官员,(独立前)斯里兰卡的经济也很好,所以当时斯里兰卡有着天时地利(在独立后)发展繁荣,当然,我指的是1947年斯里兰卡刚独立时的情况,当时印度刚刚陷入混乱分裂成巴基斯坦和印度。
我从不相信民会带来进步,我认为民主只会带来退步,我年复一年看到这种情况发生。每两年我会和英联邦的首脑们会晤,这种退步本来可以不用发生,英国在统治这些殖民地的时候,从来不推行一人一票,一人指的是英国总督一人;一票指的是英国殖民政府一票,公使或总督的话就是法律,有时低阶殖民地地方官员的话就是地方法律。
美国对于宣扬民主和人权有不一般的热忱,这直接导致了苏联的倒台,但这会导致一种错误认知,认为对极特殊情况的欧洲社会有用的民主制度,和在韩国与台湾勉强适用的民主制度,可以普世的套用在其他不同国情的国家身上。
什么才是一个好的政府?好的政府是人民的托管者,不管你是总统或者君主,但无论如何不会是短期的上台者,短期执政者只会趁机为自己谋取个人利益,这种情况在好多国家都出现。
所以,如果你问我对于去殖民地化的民主进程的看法,我认为他们是冷酷的。西方的政治学者们从没有在这些社会居住过,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地方需要的是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大批的受过高教育的中产阶级,这样才可以支撑维系起一个民主社会。
如果你有六、七成的民众受过良好教育,他们知道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那一人一票才是有意义的。如果(中国)在香港问题上向英国让步,可是问题是英国并没有足够的军事或经济手段威胁到中国,那中国就不怕比尔克林顿这小子找我麻烦,彭定康这小子只能打嘴炮表示一下愤慨,但克林顿却可以中断中国的最惠国待遇。
在英美的宣传中,自由民主经常被描绘为社会进步的前提和原因。他们认为,只有在实施了自由民主的制度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才能实现社会进步和繁荣。然而,这实际上是一种混淆视听的手法,把结果误认为是原因。这种观念可能会导致人们对自由民主的过度理想化,忽视了实现社会进步真正需要的条件。
真正的社会进步,需要的是经济的发展和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包括教育、医疗、基础设施等。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中产阶级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他们不仅有能力推动经济的发展,而且有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能够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自由民主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自由民主不是社会进步的前提,而是社会进步的结果。只有在经济发展,中产阶级壮大的情况下,自由民主才能得以实施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基础,强行实施自由民主,反而可能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倒退。
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自由民主的表面,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基础。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这才是实现社会进步的真正途径。
此外,也需要注意的是,民主并不只是选举的过程,它包括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政治实践,如公平的法治,保护基本人权,以及公民的参与等等。这些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教育体系来支持。没有这些,单纯的选举可能只会导致权力的滥用和社会的分裂。
就像李光耀先生所说的,一个国家的强大和繁荣不能仅仅依赖于民主制度,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和教育普及。这是因为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水平提高了,人们才会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去理解和参与民主,才能够有效地运用民主制度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民主并不是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它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条件下才能有效地运作。我们不能盲目地崇拜民主,而忽视了其背后的基础和条件。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如何通过发展经济和提高教育水平来为民主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英国进行殖民统治期间,其实并没有对包括香港在内的殖民地实行自由民主的社会制度。英国的统治方式往往是通过对殖民地进行直接或间接的管理,而非通过实施民主制度。他们的目标是维持对殖民地的控制,而不是实现民主。这种统治方式既没有给当地人民带来自由,也没有给他们带来民主。
然而,当英国决定放弃殖民地时,他们却突然改变了态度,开始引入民主制度。他们试图在短时间内将一个长期被殖民统治的社会转变为一个民主社会,这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他们在引入民主制度后,立即自封为自由民主的倡导者。这种做法实在是大言不惭。他们试图塑造自己为自由民主的倡导者的形象,但这并不能掩盖他们过去的殖民统治行为和对民主制度的忽视。
尽管英国被广泛视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发源地,但实际上,它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而非全面的民主制度。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的议会拥有立法权,可以通过法案并对政府政策进行审查,但君主仍然具有一定的权力和职能,尽管这些主要是象征性和礼仪性的。
例如,君主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虽然这些权力通常是按照首相的建议行使。此外,君主还有权任命首相,虽然按照惯例,任命的必须是能够赢得下议院多数席位的政党领导人。在这种制度下,君主的角色主要是作为国家的象征和统一的象征。
此外,英国的议会是由两院组成的,分别是下议院和上议院。下议院的成员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这符合民主原则。然而,上议院的成员则部分由遗传或君主任命产生,这显然与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则是相悖的。虽然近年来,上议院的改革已经减少了遗传贵族的数量,但任命贵族仍占据重要地位。
因此,即使在本国,英国也没有完全实行民主制度。这并不是说英国完全没有民主,而是说它的民主制度与一些人所理解的“一人一票”原则有所不同。
英国的首相选举投票率极低。这主要是因为首相并不是由全体公民直接选举产生的,而是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联合政府的领导人担任。这就意味着,只有那些参与了议会选举,且投票给了最终胜出的党派的选民,才能间接影响到首相的选举。因此,实际上,首相的选举更多地是在党派内部以及各党派之间的权力争夺中决定的。而对于那些没有投票或者投票给非胜出党派的公民来说,他们对首相的选择并无实际影响。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视为少数人对多数人实行的“暴政”。
在苏格兰广泛的民意支持脱离英联邦的情况下,英国政府依然坚决禁止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这进一步证明了英国政府在民主问题上的双重标准。这是英国政府对于民主的一种选择性理解和应用。
- 作者:TZ
- 链接:https://musingpages.com/journal/2024/06/15/lee-on-democracy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